智慧数据网 - 智能股票分析系统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收藏本站
【微评论】农信社如何破茧蝶变
股票入门 > 财经新闻 >
未收藏

 2015年河南省联社提出了三年内全省农信社实现农商行改制的宏伟发展战略,目前改革工作已进入深水区。由于整体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不少行业面临转型发展瓶颈。银行业呈现贷款营销困难,存量质量下降,不良贷款水平呈上升态势,进而引发评级下调,中间业务盈利也随之缩水的局面。农信社如何在这些不利的环境中找寻出路,实现破茧蝶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练好内功,提升队伍人员素质。银行业属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事到如今,企业在产品质量、品牌、价格三个领域中的角逐基本上达到了平衡,也就是所谓的竞争趋同性。一旦企业在产品的质量、品牌、价格这三大领域的竞争达到同一水平、没有什么区别时,硬件的较量便已无法分出胜负。企业只能努力在市场当中,把服务做好,才有可能有别于竞争对手,吸引顾客。一方面要加强员工的业务知识技能学习,为客户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满足其业务办理需求是最基础的一步;另一方面要加强员工优质规范服务意识,自觉耐心、细心、用心地为客户提供舒心的服务,满足其被尊重的精神需求。

  

  二、抓好外宣,稳步巩固拓展客户群体。宣传工作是粮草、是喉舌,是利剑,宣传工作十分重要。熟悉历史的人都清楚,党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一刻也不曾离开宣传工作。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宣传工作,烘托舆论氛围,发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战斗,得到人民的支持,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同样的,农信社的改革事业需要政府、企业、工人、农民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农信社改革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农信社的企业文化、使命、服务宗旨,从思想上认同农信社,在行动上支持农信社,推动农信社贷款营销、增资扩股、土地确权等工作早见成效。一方面利用好网点多的优势,发挥网点宣传阵地作用,巩固传统客户群体;另一方面宣传工作要与时俱进,搭上“互联网+”快车,拓展新兴客户群体。

  三、科学考核,增强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确保干出实绩。建立既重视结果又注重过程的考核机制。譬如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的开办,目的是为了减轻柜面压力,方便客户。可是由于起初的考核机制仅仅考量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开办数量,致使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数量快速增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活动率却很低,柜面压力依旧不小。究其原因是网点忽视了对客户进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使用知识的指导,客户开通后,不能顺利使用,依然到网点办理各种转账汇款业务。之后,联社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活动率纳入考核机制,才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银行信贷人员的考核尤其关键,既要考虑营销的贷款规模,又要参考所营销贷款的质量,两者缺一不可。仅关注质量,会导致客户经理畏首畏尾,不敢营销,市场萎缩;仅注重规模,会导致客户经理粗放经营,信贷质量堪忧。

  

  四、健全体制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七个和尚,他们来自天南海北,靠吃斋诵经度日。由于饭有限,每顿饭一人一碗,勉强混个七成饱。一开始轮流盛饭,大家比较客气,平均分配,相安无事,但后来出了问题。先盛饭的人,开始给自己多盛一些,于是,争抢,打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召开全体会议,讨论,争辩,表决,最后一致通过推选正直的老大给大家分饭。开始时,大家平均分配,相安无事,但后来又出了问题。老大开始给自己及与自己关系近的人多盛一些,一些人仍然食不果腹,很是愤怒。后来一位智者经过寺庙,向其建议道:你们谁掌勺都不是问题,关键是要让掌勺的人最后一个挑选就行了。和尚们遵照执行后,果然每次吃饭分的都很均匀。虽是一则小故事,却充分体现了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的重要性。一个企业想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必须有一套健全的体制机制,仅靠一些领导人的个人魅力,企业是难以迸发持久光辉的。风险防控的关键是事前控制,将可能发生的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把可能对企业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这就要求一方面体制机制健全,各个岗位相互监督,没有人拥有绝对的权力,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另一方面加强培训,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认识到自身岗位的风险点,形成人人能识风险、防风险、控风险的局面。

 
 
   
copyright 2009 - 2017 智慧数据网 - 贴心的选股专家 (1.1.1.1 | 31 ms)
HTTP://WWW.WITDAT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