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数据网 - 智能股票分析系统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收藏本站
任冠举:十年IP路,生活为他开的这扇窗蛮好
股票入门 > 财经新闻 >
未收藏

刚刚处理了员工事务,任冠举走出办公室瞧见我,说了声“幸会”。

  没有什么多余的装饰,办公室里只是简单的木色桌椅和书柜,对面坐着的人衬衫有一些褶皱,但眼镜和皮鞋还是亮亮的,只有聊天过程中透露的些许疲态和一旁角落里放着的拉杆箱显示出他的忙碌,一个小时前这个人刚下飞机。生性严谨的他怕飞机会晚点,坚持在登机之前再确认具体的见面时间。实际上这和大部分人预想中的“互联网创业者”形象有些差距。

  任冠举毕业于南京大学,如果一定要给生物科学学士、生态学硕士的他打个标签,那一定会是“可以,这很科学家”。和身边的大多数同学一样,任冠举也想着毕业之后继续出国深造,未来做个老师或是从事科研相关的工作。深得导师赏识的他是个妥妥的学霸,并获得了公派留学的资格。

  然而命运却在毕业那年和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家中突然传来变故,母亲重病的消息对这个家境本不富裕的毕业生来说无异于平地惊雷,无奈拒绝了导师邀请他继续留校读博的一片好意,任冠举试图寻找一份工作来应对家庭陡增的经济压力。

  一周,两周,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生态学硕士的身份却成了掣肘,焦虑感充斥在他身边的每一寸空气。家人建议他“要不考公务员试试吧”,于是,他只能选择了当年生态学专业可以报考的唯一选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

  当年的他是以怎样的心情面对这一切我们无从得知,谈起这段过往,除了稍显凝重的几个眼神,任冠举的语气听上去依旧风轻云淡。“其实还比较庆幸,毕业后我就结了婚有了小孩,现在也过的很幸福,母亲她也看到了这一切,如果当时去了美国就会错过很多了。”

  本没得选才考进专利局的他却一待就是7年。

  初到北京的日子,任冠举形容其为“举目无亲”。大几千万人的城市里,只认识一个师兄的他说,一切都要靠自己来。专利局的工作枯燥简单,他所在的部门叫做初审及流程管理部,负责发明专利的初步审查以及审查流程的管控。初出茅庐的他作为一个审查员,每天的工作不外乎就是看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是否符合形式规范,申请书是否填写正确,再给填写错误的人下发报告。每天拿着一只箍着皮筋的铅笔,手里一沓说明书,一页页数的飞快。

  难道他就没想过跳槽吗?任冠举却略带笑意的说起了在专利局的种种好处:作为“国”字辈的平台,他在工作中充分了解到了国家知识产权政策,专利法的沿革以及知识产权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另外在调研中与企业沟通的机会也给了他在工作中的许多乐趣,在意识到这些价值后,任冠举更加注重在日常中积累对相关行业的理解和对法律法规政策的熟悉。

src=http://www.chaoguxia.com/uploads/allimg/160928/1414194062-0.jpg

  事业单位的几年改变了很多,却没能改变任冠举的天性,如今三十而立的他对亿欧说自己是个爱自由的人。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任冠举也不再是那个拿着铅笔数页数的审查员,而成长为了一个精通专利全生态链理论及实务的专业人员。体制内的束缚与其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进入专利局的第五年,离职创业的念头开始萌生并一发不可收拾。

  创业用他的话来说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传统的知识产权服务市场采用的是直销模式,对人的依赖极重,造成服务机构小而散的现象,任冠举的创业伙伴正是从事知识产权的销售管理工作。经过朋友之间介绍相识之后,任冠举最初只是作为熟人的角度给他们的创业方向一些专业性建议,而在交流和碰撞中加深的不仅仅是他对创业的认知,还有作为朋友间的深厚感情。

  为什么面向中小微企业?

  在和众多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任冠举一直坚信中小微企业在知识产权服务市场中的巨大价值。中小微企业受规模限制,分散程度极高,因此提供服务所需的沟通成本和涉及面更多,也更适合互联网方式的渗透。

  知识产权到底是什么?

  从商标到版权、专利,知识产权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却又好像十分遥远。任冠举对亿欧记者表示,知识产权服务可以说是每个企业都存在的刚需,小到初创企业的商标注册,大到关键行业和产品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竞争的手段之一,从金钱和市场机会层面对企业而言是不容小觑的风险性因素。忽视知识产权对企业而言的危害性正逐渐被大众所了解。

  说到这儿,任冠举讲述了一个轰动一时的案例:

  2000年前后,中国的DVD市场一度十分火热,据相关报道显示,从1997到2000年间,我国DVD年生产量增幅高达400%,已成为全球最大的DVD生产国。但彼时国内市场以单纯的拼装DVD为主,而核心技术和研发标准却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双方在专利费一事上僵持不下。2002年,我国出口欧盟的DVD在通过当地海关时相继被扣押,轻视知识产权的弊端开始显现,缴纳专利费后的国产DVD在成本上优势全无,国内DVD生产厂家几乎被一网打尽。

  现如今,随着国家大力推动推动“互联网+”和“双创”,促进“产学研合作”,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一大批创新企业涌现,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和对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也逐渐扩大。目前全国的商标申请和专利申请量分别可达到每年约200万件。而知识产权服务市场从五年前以代理业务为主,已经逐渐转向代理、运用、管理、法律需求的多元化需求市场,整体市场容量也从百亿人民币扩充至千亿人民币规模。

  而相应的,行业中也出现了一批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的项目,除冰狗网外,类似的还有知果果,权大师,猪八戒网等。然而,目前互联网在知识产权服务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大部分的交易仍然需要通过线下来完成,平台在订单流转之外的想象空间并不大,互联网在这里似乎陷入了窘境。

  任冠举提到,主要是由于一方面企业对于知识产权服务的个性化需求相当强,需要大量的人工介入;另一方面知识产权涉及大量的申请和审批流程,对接的是专利局等政府机构,线上的大举进入明显不到火候。当前大部分“互联网玩家”都是从线上入手,然而“标准化、规模化、效率化”的思路却不太奏效,甚至有部分平台承接订单后还需要外包给线下的第三方机构来完成整个流程,实际上服务链条却是被延长了。

  难道互联网就只能单纯做个平台承接线上业务了吗?这个问题的关键却在于最俗套的一点——时间。

  任冠举对亿欧表示,中国的商标和专利申请量已连续5年成为全球第一。以商标为例,作为有限资源,随着其数量的不断累积以及互联网对于信息改造的深化,注册成本将会逐渐上升,而交易成本会逐渐降低,相应的业态也会发生巨大变化。基于这点,他预计中国知识产权服务市场的爆发期大概会在5~7年,而在此之前,线下服务仍会是该行业的重点,而线下专业服务人员则是核心竞争力。

  同时这也是冰狗网的主要优势之一:超过200人的落地服务团队,任冠举向亿欧介绍到,即使是科班出身,要成长为专业服务人员也需要大概两年的时间,人才稀缺已经成为了行业发展中的最大痛点。据了解,从目前网站业务比重最大的商标来看,授权率是衡量平台服务能力的重要因素,行业平均的授权率在40%左右,而通过大量专业人员的介入,官方统计冰狗网的授权率可达到约60%。

  另一个痛点则在于市场还不够成熟,尽管相比10年前,国内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度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冰狗网接手的业务中有这样一件,任冠举认为可以很好的反应不同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态度:

  曾经在广东地区,有一家电子元件生产企业委托冰狗网进行专利维权,其中牵扯到10家生产商涉及侵权行为,其中2家企业同意私下和解,缴纳专利费用并获得生产授权;3家企业直接承诺不再生产该产品,由于涉及金额数量较少未被追责经济赔偿;而其他5家企业则认为,该产品的专利具有不稳定性,可以通过申诉的方式取消其专利保护,最终双方和解,专利所有者依然持有其专利,生产者也未被追究任何责任。

  任冠举始终坚信知识产权市场的上升潜力,他告诉亿欧,冰狗网马上还会开设律所,完善相关的法律服务,信息流平台也在进一步建设中,尽管公司现在还没有对外融资,但线下的基础让他们拥有良好造血能力,下一步要考虑的是如何更好的结合互联网服务。

  十年如一日,说起这段经历,任冠举给我看了一下他办公室里挂的一幅字——自强不息,“做创业没有太多可以依靠的东西,用感恩的心来面对人生路上的助力和好意,但终究内在才是想要成就一些事情的基础”,他这样说到。

 
 
   
copyright 2009 - 2017 智慧数据网 - 贴心的选股专家 (1.1.1.1 | 16 ms)
HTTP://WWW.WITDAT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