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研究市场操纵行为
(1900一01年)
前面讲过,股票市场操纵行为的重要性是比较小的。然而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惊人的操纵行为,而且今天在华尔街不可能出现或者无法忍受的行为在20年前却是很有市场的。例如,詹姆斯·R·基恩在20年前成功地操纵了美国钢铁公司和联合铜业公司的股票销售活动,这在今天是根本没有可能的。这两种股票只是为说明问题而举的例子,我并没有把它们与操纵行为等同起来。关于联合铜业公司的股票发售活动有一种厚颜无耻的观点,我至今仍对此感到极为愤慨。我记得自己当时曾经在法律(和查尔斯·H·道)所赋予的自由范围内对它提出了批评。
怀胎时即有罪
联合铜业公司在怀胎时就是有罪的,出生时的情况也是一样。1899年初,它获准根据7500万注册资本发出认股单,并于同年5月4日完成了这项工作。当时的许多“报纸”(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报纸了)认为这种股票的认购量“超过了实际数量的5倍。”这听起来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股票的价格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就下跌了很多,而且当时的股市总体上也处于下降状态,直到第二年夏天才开始回升。在所有这些不光彩的评论中,公然拒绝上当受骗的《波士顿新闻通讯》或许是最尖刻的。下面的文章发表的时间距离传出“过度认购”的消息还不到一个月。1899年6月1日,《波士顿新闻通讯》写道:
“联合铜业公司股价的下跌是昨天场外交
易的特征,它发生在铁路股票普遍处于低潮的
时候是非常恰当的。许多精明的华尔街观察家
都认为,联合铜业公司的资本结构是一个危险
信号旗,它提醒那些保守的投机者和投资者们
要退出股票市场;他们还认为,一个需要
7500万美元资本的赌博事业竟然会出现过度
认购的情况,这就向投机者们发出了有利的信
号,即公众已经丧失了理智,崩溃之期已经不
远了。
在整个事件中最糟糕的是,全国银行业中
最大的国民城市银行竟然在支持这种交易。”
等等。
联合铜业公司
尽管到处流传着“过度认购”的谣言,发行工作还是失败了。《波士顿新闻通讯》又以尖酸刻薄的语言评价了“联合铜业公司的失败”、“不现实的承诺和预测”以及“承诺的幽默与悲伦”。也是在这个6月份,又有谣言说联合铜业公司的组织者以每股约45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阿纳康达公司的控制权,而后者在联合铜业公司创建时的报价是每股70美元,与此同时新的联合铜业公司的股价将达到100美元。《波士顿新闻通讯》在同一篇文章中指出,虽然联合铜业公司对外宣布只取得了51%的控制权,但是它的7500万美元资本足够买下整个公司。在今天的华尔街看来,这次交易太露骨了,简直让人无法相信。
基恩在股票发售中的作用
到1904年下半年,詹姆斯·R·基恩操纵的股票发售活动已经过去三年。就在这时,这位杰出的经营者写了一封公开信,他在信中承认自己“为亨利·H·罗杰斯及其合伙人们”发售了2200万美元的联合铜业公司股票(22万股);价格都在90—96美元之间。信中还相当明确地指出了发售的时间。第二年1月,我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以《研究操纵行为》为题分析了他记录下来的销售活动。我的分析并未涉及道德问题,因为你无法对一个不存在这种问题的人说三道四。在根据报价牌的启示取得联合铜业公司股票的交易情况并从股票交易所取得执行命令的交易员名单之后,通过比较各个时期的活动,我似乎可以对基恩先生进行详细的分析了。
这篇文章使我在华尔街树敌颇多,公正地说,我并不认为詹姆斯·R·基恩也是其中之一。我曾经说过,我们的交往并不亲密。但是在文章发表之后他曾多次找过我,而我无论怎么说似乎都无法让他相信,我并没有用不正当的手段接触过他的帐目。正如他所说:“肯定有人向你泄密了。”当时的华尔街和他自身业务的性质使基恩养成了多疑的性格。如果一个简单的事实是由小人物的嘴里说出来的并且找不到其他证据,他是很难相信的,从这一点上说,他的心理是不健全的。真正的伟人(和一些孩子)都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相信——以及相信谁。基恩并不是一个伟人。
美国钢铁公司与联合铜业公司的区别
如果撇开道德问题,联合铜业公司股票发售活动或许是当时股市中最出色的成就了。基恩在处理美国钢铁公司普通股票和优先股票时也把自己的才干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这一次他拥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即公众急于得到他要出售的股票。美国钢铁公司的资本中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多“水分”,所谓掺水的资本不过是精明的人预见到的增长。股票发售是在1901年完成的,当时卖给公众的价格是50美元;三年以后价格就上涨了4.9%,到1905年涨幅又翻了一番。我曾在前文指出过这种股票目前所具有的真正的帐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