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经过连续调整后率先收出一根长下影线的K线,接着开始小幅反弹,但不久再度下滑,缩量回到上次长下影线附近,构成“双针探底”。可以看出“双针探底”由两根K线组成,特征是在邻近或附近两根K线均带有较长的下影线,且两根K线下影线低点位置基本相同或接近,这两根长下影线K线就像两根探雷针,表明已基本探明股价的底部,股价开始反攻。
“双针探底”形成过程
一般而言,当股价连续下跌几日后,短期产生了较大的跌幅,此时卖方做空的力量已经不足,下跌无动力,而买方因连续下跌的阴影影响,买入谨慎,但因超跌又会有一定的买盘。此时,多空力量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达到了某种平衡,由此出现开盘价和收盘价相同,并带有一定上下影线的十字星。有经验的投资者判断其为底部十字星的概率较大,随时进场抄底。
当底部十字星出现时,投资者可得到如下信息:①、因股价连续下跌,卖方力量已不足,投资者惜售情绪明显;②、买方力量还处于观望阶段,但因价位较低,已有抄底盘少量介入;③、买、卖双方力量达到暂时的平衡;④、一旦多方力量增加,将可能出现变盘向上的情况。
形态特征及应用法则
1、两根带长下影线的K线,可以是相邻的,也可以中间隔有几条其他的K线;两次下影线K线有间隔时,时间不定,但一般在10个交易日左右;但总的特征是由两根长下影线的K线组成。中间相隔多于五根以上K线的“双针探底”形态,就演变成“双底”形态了,二者操作基本一致。
下影线到达的位置很重要,它通常应该是前期某个重要技术支撑区域,或者心理上的整数关口,比如重要的均线位或股价整数价位。从盘中走势来看,当出现探底的交易日中往往下跌行情很猛烈,盘面上基本上没有任何护盘的动作,表现为放任式的下跌,有一次性快速探明短线支撑的作用,随后盘中的反弹行情比较突然,迅速将股价拉升回正常价位。通过这样的走势,可以在短期内探明支撑区域。所以,两次探底的位置基本平行,第二次可能比第一次略高。其次,K线组合的成交量也有特点,由于只是短线上的局部参照,所以成交量不会有过于明显的变化,但是“双针探底”中的两个“针”的日K线成交量要求是放量的,通常比前后最近几个交易日成交日的成交量都要大。另外,从短期的CCI、KDJ、RSI等变化比较灵敏的指标来看,有一个从超买到恢复的过程。
2、两根长下影线的位置不一定要完全一致,允许有一定的偏差,两个点的差价允许在5%以内。
3、适用于上升趋势中的短期走势,用来判断回档低点的可靠性。
4、带长下影的两根K线最好是十字星或带下影线的光头K线,下影线长度最好有2%以上。
当然,“双针探底”组合中下影线的长短并不非常重要,如果下影稍短一点,就会类似于另一种K线组合“两次触底不穿”的走势,反弹的概率相对要小一些。但是这两根下影线所下探的空间要求有一定的深度,前后交易日其它的日K线位置都距这个价位比较远,否则在实战中没有太大的意义。由于这一种局部的反弹信号,所以只具备短线上的意义,反弹的高度往往仍要参照其它的中长线技术指标。
5、如果双针探底的位置处于60日、120日、250日长期均线或其它的重要支撑位上,见底的可能性增加,这时是低吸的机会。
6、“双针探底”形态只出现在低位,显示见底信号,成功概率大。如果所处的位置偏高,即前期高位下跌幅度小于20%时,就应慎重操作。
7、“双针探底”形态出现后,股价一般会立即反弹,走出一波气势不凡的上涨行情。但有的股票,“双针探底”形态出现后,再次下跌洗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才正式展开上升攻势。碰到这一情况时,应耐心等待,适时还可补仓。

操作策略及保护措施
1、个股在连续调整后,出现第一次长下影探底随后有所反弹,对此类个股要加以关注,当再度下跌且在同一位置收出第二根长下影时,可在收般前介入。稳键的做法好可等期第二日,第二日拉出中阳后介入;实际上,第二根长下影是对第一天所探底部的再次试探和确认。
2、横盘一段时间后股价短暂破位,且K线图上呈现“双针探底”之势,做好买入准备;多头在交易日尾盘拉升收出十字星,后发制人,变盘在即;收出底部十字星的次日,一旦确立升势,就要大胆买进、坐享其成;底部区域成交温和放大,表明有资金悄悄进场吸纳;波浪段上升行情涨时放量、跌时缩量,主力控盘有力,高点不断刷新。
3、介入时可把两次长下影的低点相连接画出支撑线,收盘有效跌(跌破3%以上)该支撑线,可考虑止损。
4、介入后如一个交易周内该股不反弹而是连续走平,则说明走势不强,要考虑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