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可能会遇到的风险
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可能会遇到的风险主要有:
(1)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无论是成熟股市,还是新兴股市,价格波动风险都是存在的,因为波动是股市的本质特征,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新兴股市,价格波动大,风险也大。在大的价格波动中,盲目的股票买卖往往给投资者特别是短线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尤其是在高位跟进的个人投资者可能长期得不到解套减亏的机会。
(2)上市公司经营风险
证券市场交易的股票本身没有使用价值,仅仅具有交换价值,其交换价值大小由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决定。然而,上市公司本身的经营是有风险的,经营业绩有很大不确定性。在我国,亏损的上市公司不乏其例,净资产收益率达不到同期银行1年期存款利率的更不是少数。这将直接影响其股票的市场价格。有的上市公司公布业绩后,股票价格连续几个跌停板,就是上市公司经营风险造成的。
(3)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在新兴股市表现得尤为突出。首先作为新兴市场,从试点到规范运作,有一个政策、法规出台和调整过程。每一项政策、法规出台或调整,对证券市场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有的甚至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引起市场较大波动。其次,经济政策调整,如银行利率的提高或下调、产业或区域政策的调整、税率的变化等,这些经济政策调整的本意不是针对股市的,但对股市却有较大的影响,股票价格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或下跌,政策风险也就显示出来了。
股灾及其特征
1. 泡沫经济及危害
泡沫经济是指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经历一个连续的涨价过程后,其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实际价值的经济现象。在泡沫经济的形成过程中,开始的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新的买主一般只是想通过未来价格的变化牟取利润,并不关心这些资产本身的状况和盈利能力。当这种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时,社会资产所表现的账面价值大大高于其实际价值,于是就形成一种所谓的“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一般通过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得以直观的反映。以日本为例,1986年初,日本的日经225股票指数为13000点,到了1989年则上涨到39000点;该年第四季度,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市价总值达到了600万亿日元,为日本当时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1.5倍。同期日本房地产价格也急剧上涨,1985年日本土地资产额为176万亿日元,1989年达到521万亿日元,4年间价格上升近2倍。
泡沫经济形成,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是很大的。
① 泡沫经济影响国民经济的平衡运行,破坏国民经济的结构和比例。泡沫经济是由虚假的高盈利预期的投机带动起来的,它并不是实际经济增长的结果。它的产生和形成使国民经济的总量虚假增长、结构扭曲。
② 价格总要回归价值,泡沫经济也总有破灭的一天。一旦泡沫破灭,在泡沫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就难以理顺,形成信用危机,这将给国民经济的运行带来相当大的冲击和危害。以日本为例,泡沫经济崩溃后的第一大难题就是出现了金融机构大量的不良债权。经过五六年的消化,日本的银行至今还有30万亿日元的不良债权。这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威胁着金融系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