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机构投资者大把大把地赚钱而中小投资者只赚指数不赚钱甚至亏钱的局面,有市场人士向投资者“支招”:换股。弃“八”就“二”,抛弃自己所持有的属于“八”中的不涨甚至下跌的股票而买进属于“二”中的大盘蓝筹股。我不知道这些支招的某些市场人士到底是好心还是恶意。但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大盘蓝筹股在大幅拉升后明显存在着回调的压力。而最近以工行为代表的银行股的回调,也证明了这种回调压力的确实存在。如果中小投资者听信某些市场人士之所言盲目换股的话,难免会落得个两边挨耳光的下场,让人打了左脸再送上右脸。
盲目换股显然是不可取的。不过,作为中小投资者来说,如果置机构投资者大把大把赚钱的事实于不顾的话,那也不是正确的态度。毕竟投资者进入股市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投资者没有必要与钱过意不去。既然机构投资者能大把大把地赚钱,我们又何不向机构投资者学习学习,或者向机构投资者“借脑”,将机构投资者的“大脑”,据为己有,为己所用呢?
比如,借鉴机构的选股思路。是价值回归也好,是价值重估也罢,如果没有机构资金的参与,那么再好的股票也只能是“死股”。因此,投资者选股必须是要选择有机构投资者参与或者有可能吸引机构投资者参与的股票。那么,机构投资者会选择怎样的一些股票呢?由于现在的机构投资者资金实力雄厚,因此机构投资者所要选择的股票,首先就是那些适合其进出方便的股票,也即是一些大盘股。其次是要符合价值投资的理念,也即有业绩支撑的股票,或有良好成长性的股票。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选股思路,所以,作为中小投资者来说,在选股上也应该回避那些缺少业绩支撑的个股甚至是亏损股,把选股的重点放在业绩优良的个股尤其是大盘股上,这样投资者才有可能获得不错的投资收益。
又如,与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共进退,买进基金所持有的个股或重仓股,在基金所持有的个股里淘金。借鉴机构的选股思路买进的股票,或许可以起到守株待兔的效果。不过,投资者如果能与市场保持近距离,每天都可以关注股市的话,不妨直接买进基金所持有的个股甚至重仓股。当然,买进基金重仓股,以股票涨幅不大时买进最为合适。而一旦高位买进,则宜快进快出。
再如,直接买进投资基金。买进投资基金显然是最合适的,做基民远比做股民幸福。既无需在股市里杀进杀出,为股市的涨跌提心吊胆,同时平均77?88%的收益也远远超出了大多数股民的收入,较之于那些不赚反亏的股民来说更是强过百倍。所以,作为投资者来说,如果自觉赚钱费力的话,不妨干脆将自己的资金交给投资基金来打点,让基金经理们来为你打工。而即便是一些股市里的炒股高手们,也不妨将投资基金作为自己的投资组合品种之一。这样就算是自己的股票没有赚钱,也有基金经理在帮你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远离熊市
熊市来了怎么办?曾经有投资者提出了“趴着不动”的观点。支持这种观点的,是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美国两名青年最近在黄石国家公园游玩时,突然遭到一头大灰熊的袭击,他们立刻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好像死了一样,大灰熊在他们身上嗅个遍以后便走开。还没有等灰熊走多远,两青年刚站起来想走,灰熊见他们“复活”,又转身向他们扑过来,他们又趴在地上装死。大灰熊又在他们身上嗅来嗅去,花了比前次更长的时间,最后还是走开了。这两名青年终于幸运地躲过了劫难。
应该说,遇上大自然里的“黑熊”,“趴着不动”确实是逃离危险的一个有效方法。既然熊的习性是不愿吃死人,人自然可以通过趴在地上装死的办法保全性命。不过,股市里的“黑熊”与大自然里的“黑熊”不同,因为股市里的“黑熊”一般地不会置人于死地,但如果你是被熊掌抓住了,纵然你是“趴着不动”,那黑熊也会咬你几口,甚至让你伤筋断骨。所以,作为投资者来说,如果你能断定向你走来的是股市黑熊,那么,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远离股市,因为只要你撤出股市,那股市黑熊就奈何你不得了,不可能像大自然里的黑熊一样,风驰电掣般地向你袭来,你撤离了也就安全了。正所谓“卖的都是对的,买的都是错的”。
以2001年6月开始的熊市为例,自大盘见顶2245点之后,股市熊市来临。当时撤离股市越快的,其损失也就越小。凡是能保住资金账户不贬值,或损失很小的投资者基本上都是当时迅速从熊市里撤离出来的投资者。相反,如果你见黑熊来了,而学着那两名美国人一样“趴着不动”,那么,时至今日,你至少也要套牢40%以上。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炒股大赛的例子。某证券公司营业部举行一场实盘操作大赛,参赛选手大都是曾经战果辉煌,经验老道的各路操盘高手。结果两个月的比赛结束后,取得冠军的竟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散户投资者。他的取胜招法也非常绝妙:他从比赛的第一天开始到比赛结束始终没有操作过一次,收益为零,却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而那些操盘手忙进忙出的频繁操作,结果,资金最少的也缩水几千元。可以说,这位冠军得主所采用的就是远离熊市的做法。
当然,“远离熊市”的做法也不能绝对化。比如,某些强庄股、题材股甚至还能“逆流而上”。又如,熊市末期,投资者就可以试探性地接触黑熊了,说不定我们还能砍下那黑熊的一对熊掌呢!所以,面对熊市,投资者在总体上“远离熊市”这个大前提下,还须具体事情具体对待。
想像力
随着行情的持续下跌,某咨询公司的客户越来越少了。
一天,老总很不满地把新来不久的小刘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斥责道:“你应聘之时,不是说自己在多家咨询公司搞过咨询并有很多客户的吗?怎么来本公司3个多月了,也没见你拉到一个客户进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