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AR可以单独使用,BR则需与AR并用,才能发挥效用,因此,在同时计算AR,BR时,AR与BR曲线应绘于同一图内,AR与BR合并后,应用及研判的法则如下: ①AR和BR同时急速上升,意味股价峰位已近,持股时应注意及时获利了结。 ②BR比AR低,且指标处于低于100以下时,可考虑逢低买进。 ③BR从高峰回跌,跌幅达1.2时,若AR无警戒讯号出现,应逢低买进。 ④BR急速上升,AR盘整小回时,应逢高卖出,及时了结。
在AR,BR指标基础上,还可引入CR指标,作为研判和预测走势的参考指标。
CR是以昨日之中间价为计算基础,理论上,比中间价高的价位其能量为“强”,比中间价低的价位其能量为“弱”,CR以N日内昨日中间价比较当日最高,最低价,计算出一段时期内的“弱分之强”指标,从而分析在股价波动中的神秘内容,对解决股价涨跌时间问题亦有一定帮助。
CR的计算公式为:
CR=N日内(H-PM)之和/N日内(PM-L)之和
其中:PM=昨日中间价,中间价=(最高+最低价+收市价)/3,H=最高价,L=最低价
CR在应用上,其急升,急落和其他变化,同AP,BR可作相同解释,CR的性格价于AR和BR之间,一般比较接近BR,当CR低于100时,一般情况下买进后的风险不大。
第十四节 动量指标(MTM)
动量指数(MOMENTOMINDEX)就是一种专门研究股价波动的技术分析指标,它以分析股价波动的速度为目的,研究股价在波动过程中各种加速,减速,惯性作用以及股价由静到动或由动转静的现象。动量指数的理论基础是价格和供需量的关系,股价的涨幅随着时间,必须日渐缩小,变化的速度力量慢慢减缓,行情则可反转。反之,下跌亦然。动量指数就是这样通过计算股价波动的速度,得出股价进入强势的高峰和转入弱势的低谷等不同讯号,由此成为投资者较喜爱的一种测市工具。
股价在波动中的动量变化可通过每日之动量点连成曲线即动量线反映出来。在动量指数图中,水平线代表时间,垂直线代表动量范围。动量以0为中心线,即静速地带,中心线上部是股价上升地带,下部是股价下跌地带,动量线根据股价波情况围绕中心线周期性往返运动,从而反映股价波动的速度。
1.计算公式 MTM=C-Cn
其中:C为当日收市价,Cn为N日前收市价,N为设定参数,一般选设10日,亦可在6日至14日之间选择。 举 例:
日期 收盘收 动量值 研判 1 19.25 2 19.75
3 20.25 +1.00 4 20.75 +1.00
5 21.10 +0.85 卖进 6 20.75 0.00
7 21.00 -0.10 卖进 8 19.75 -1.00
9 19.25 -1.75 买进 10 19.50 -0.25 买进
上表利用3天周期参数计算出来的动量值,表中当动量值减低或反转增加时,应为买进或卖出时机。
2.运用原则
(1)一般情况下,MTM由上向下跌破中心线时为卖出时机,相反,MTM由下向上突破中心线时为买进时机。
(2)因选设10日移动平均线情况下,当MTMT在中心线以上,由上向下跌穿平均为卖出讯号,反之,当MTM在中心线以下,由下向上突破平均线为买入讯号。
(3)股价在上涨行情中创出点,而MTMT未能配合上升,出现背驰现象,意味上涨动力减弱,此时应关注行情,慎防股价反转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