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数据网 - 智能股票分析系统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收藏本站
巴菲特和武松的共同点 理性看待自己的选股能力
股票入门 > 入门必读 >
未收藏
  在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喝醉酒的武松先生,走在路上。忽然一阵腥风扑鼻,一只大虫赫然出现在眼前。武松抡起醋钵大的拳头,饱以老拳,居然把老虎打死了。武松打虎的故事,从此流传千古。
  
  假如有个问题是,人类有没有徒手打赢老虎的能力?你的答案是什么?
  
  在投资经典中,思绪向来清晰的巴菲特先生,创下了长年打败指数的报酬。这也将成为当代与后代传颂的故事。
  
  假如有个问题是,人类有没有选股能力?你的答案是什么?
  
  你会想学如何打赢老虎吗?我看恐怕不会。你绝对不会假设人类有可能打赢老虎,然后和老虎放对。你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就算是真的,那也是一个特例。
  
  但有多少人想学如何打败市场?巴菲特先生打败市场,那跟身为投资人的你有什么关系?那是他打赢市场,又不是你打赢?武松打得赢老虎,你打得赢吗?
  
  你如何估算你打赢老虎的机会?用常识就知道了。
  
  你知道,当徒手面对老虎,你是在食物链的下层,你有99.99%的可能会被吃掉。
  
  但当投资人估算自己打赢市场的可能时,他们不用常识,他们用特例。”因为有人曾经打赢市场,所以我就有可能打赢。”这就是他们的逻辑。这句话就像在说”因为武松打得赢老虎,所以我就有可能打得赢。”
  
  没错,是有可能。但假如投资人愿意用点常识的话,他会知道,机会很小。小到不值得去做,也不应该去做。假如他愿意将眼光放远,看看过去,看看台湾与外国的专业投资人的成绩,他会知道,主动选股的后果和主动单挑老虎的最可能下场,其实非常类似。那就是失败。
  
  这是一种典型的”希望胜过理智”的投资行为。同样的病徵也反应在挑选主动基金的行为上。明知道大多主动基金都将带来逊于对应指数的报酬,但投资人就是希望,自己会选到下一个彼得林区的基金。
  
  何者才是真聪明?是以希望为本,还是以理智为本的投资行为?
  
  对于投资最大的误解之一,就是所谓”投资成功”的定义。什么叫投资成功?打败市场才叫成功?No.
  
  只要你能取得市场报酬,其实你就投资成功了。不要小看”市场报酬”这四个看起来一点都不性感,也没多大学问的字。有多少投资人连市场报酬都拿不到?其实,大多投资人在追求高过市场报酬的利润时,反而会输给市场报酬。
  
  投资人不需要Beat the market来获取投资成功。投资人只要能Survive the market,取得市场报酬,他就成功了。
  
  为什么要主动选股,选择主动型基金,获取高超的报酬才叫成功?
  
  假如投资人如此定义投资成功,那么他走上的,很可能是一条失败的道路。
  
  主动选股绝非易事。投资人最好把它当成徒手面对老虎。任何说,只要教你简单几招,就可以打败市场,创造超凡报酬的人,就像有人跟你说,只要看完一本武松拳谱,包你打死老虎一样。你最好小心这种说法。
  
  许多坚信主动选股有胜算的人,不断的拿巴菲特出来辩解。我把这面盾牌,称做巴菲特神盾。假如一个主动投资人对主动投资的辨解,只有”巴菲特”三个字。那我建议他复习一下武松打虎的故事。
  
  最后要强调的是,炒股侠不是说主动投资是和单挑老虎一样鲁莽的行为。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假如因为有人可以创造长期打败指数的成绩,投资人就假设自己很有希望创造卓越的报酬,那就是一种过于鲁莽,乐观到有点天真的想法。
  
  市面上太多书、太多Talking heads希望投资人相信打败大盘很简单。但这是一个与事实相左的论述。
  
  主动投资从不简单。我不反对主动投资。读者朋友可以看到我甚至写过许多主动投资书籍的读后感。但我反对鲁莽,以及高成本的主动投资。
  
  以为自己打球可以像乔丹、挥毫可以像张大千、投资可以像巴菲特,都是一种过于大胆,不符合大多数人状况的假设。投资时最好的假设是,"自己是平常人"。
 
 
   
copyright 2009 - 2017 智慧数据网 - 贴心的选股专家 (1.1.1.1 | 31 ms)
HTTP://WWW.WITDAT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