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 - 什么是私募股权基金(7)
|
股票术语 > 私募 >
|
7040
未收藏 |
|
金融立法是为了规范某类金融行为,相同法律关系的金融活动应遵循同样的行为准则。但是,对于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监管,应该实行有区别的监管。按法律关系和行为准则立法、按行为的社会效应进行有区别的监管是本次修法的理念体现。
3、部分基金不是市场纳税主体
吴晓灵特别指出,无论是有着公司制还是有限合伙制的基金,都不从事实体活动,只是资金的集合,都不应成为市场纳税主体。这两类基金既不必进行企业登记,也不能适用公司法与合伙企业法,也不是市场纳税主体。
发展良机
2011年6月27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在“2011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论坛”上表示,货币紧缩和宽松都能催生私募股权投资。货币紧缩状态,正是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最佳时机。
当货币政策收紧的时候,企业难以获得流动性的支持,表现为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急剧升高。从这个逻辑角度延伸,紧缩的货币政策推动了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货币宽松时也是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良机,那时私募股权投资将会肩负中国改革责任,提供更多的权益类投资通道和可能性,以保证中国权益类市场蓬勃发展。
他还透露,社保基金对11家股权投资基金承诺出资额170亿元,实际出资额100亿元,投资企业达100家。正在进行的合作包括:进入签约条件的一家,正在调研两家,纳入前期讨论的两家。
2011年6月29日,王忠民正式宣布,社保基金将出资100亿元入股中国人保。“这将成为今后双方全面战略合作的良好开端,双方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资产管理、养老产业投资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 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做出更大贡献。”王忠民如是说。
除了已经投资的上述11家PE之外,社保基金还在和无数家基金进行密切沟通。
PE基金主力军
就在王忠民透露社保基金投资动向的同一天,厚朴投资董事长方风雷也表示,国内的PE规模尽管已经快速增长,但依然处于初级阶段,要想成规模的增长,还需要中央的金融机构起带头作用。实际上,在社保基金以及险企的影响下,包括众多大型国企在内的央企早已成为了国内PE募集资金的主要来源。
来自国家发改委和中国投资协会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报告2010》报告显示,2006年~2009年,共有483家创业投资企业在发改委备案,国有机构所占LP实到资本的比例最大,接近50%。6月29日,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表明,国企参与了超出半数的于2010年完成(首轮)募资的新基金,参与金额占比高达69%。
尤其是排除了江浙、深圳的基金外,其他地区的基金LP几乎都是以国企和政府引导基金为主,表明国企已经开始成为PE行业主力军。
国企之所以能够如此积极地参与股权投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股权投资符合国家的政策引导方向,二是充沛的资金为国企参与股权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PE行业的整合和发展,将有更多的国有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出现在PE领域。
在货币紧缩状态的催生下,私募股权基金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时机。随着新基金法的修订,PE被纳入调整范围将有法可依。可以预见,国内的PE行业必将迎来高速、有序的进一步发展。
私募6月起将开闸发行公募产品,认购起点直接降到1000元。同时,私募借道券商大集合成功突破了100万元的起点限制,认购起点直接降至10万元。此前只有高端客户独享的私募产品,正在走向普通投资者。
募集设立
协助发起人和投资者设立各类私募股权基金,包括产业投资基金、一般私募基金等形式,有限合伙制、公司制或信托制等模式,人民币基金、外币基金等类型。
服务涵盖:
● 根据基金设立者的目标设计合适的组织形式;
● 协助基金投资者设计管理架构和收益结构;
● 协助发起人募集资金,并规范相关手续和程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