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试图提前判断调整浪的规模和调整目标,更不要尝试在调整浪尚未确认结束的时候进场抄底;因为只要还在下跌就很难确定底在何处,也很难确定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终结跌势。好的策略是宁可买在上升趋势确认后的相对高位、也不要买在下跌途中的局部低点。换句话说:不要苛求能精确预测出(下跌)调整浪的终点,能够在调整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及时确认调整浪的终点已经很不错了。因为:确认调整浪结束的同时、等于确认了新一轮(上升)推动浪的展开。
【要点:下跌调整浪结束之后展开的一定是上升推动浪;但是,上升推动浪结束之后将展开的既可能是同一级别的下跌调整浪、也有可能是高一级别的下跌调整浪。所以,必须要在调整结束后确认调整结束、不可提前想象其“应该”如何结束。】
能否计算出上升目标的最后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所计算出的上升目标能否到达。
宁可在升势尚未完结的时候已经出货,也不要等到升势终结、因为“看见”过“顶”而在进入跌势以后还一相情愿地期盼“梅开二度”。
再次强调:市场是绝对的、波浪(理论)是相对的;不是市场遵循波浪(理论)而变化、而是波浪(理论)因市场变化而存在和发展。
*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发现和确认好股票;
*好股票的标准是什么?买了以后会上涨或不会下跌;
*什么样的股票买了以后会上涨?正在上涨或已经在上涨的股票;
*什么样的股票买了以后不会下跌?已经不跌了的股票。。
*不会下跌的股票买了以后一定会上涨吗?未必。其可以长期低迷、也可能在长期低迷以后再度下挫。
面对行情时我们必须经常向自己提出下列问题:
1、真的(向上)突破了吗?是有效突破吗?是该现在就追买还是待回落的时候再行承接?会回落至目前价位以下吗?
2、现在正处于上升态势吗?若是、其是属于对前度下跌行情的反弹还是继续原来的升势;若否、其是属于对前度上升行情的回调还是持续的下跌;
3、现在的上升若是属于对前度下跌行情的反弹、其反弹阻力位在哪里?若是属于原来的上升趋势的继续、下一目标在哪里?有必要止损吗?如何止损?
4、跌破了吗?可以确认了吗?是该及时离场还是待反弹时出货?会反弹至目前价位以上吗?
与上述理念相对应的操作顺序为:买、持、减、卖、观望。
分析宜遵循以下顺序和内容进行:
首先是趋势分析:无非是延续趋势或调整趋势2种(即推动浪和调整浪),但要明确其级别——即是什么规模的推动浪或调整浪及其理由、依据;
第二是确认该趋势得以继续或反转的要点、契机是什么;
第三是操作策略。
第四是一周至少有一次全面的总结。包括:上周分析汇总,上周实际走势,对上周分析的成与败的评价及其原因分析,下周预测及操作策略。最好附上图表以加强记忆。
我对波浪理论的态度~~
1、正在涨的股票,其继续涨的可能性最大——所以我只关注正在涨的股票;
2、正在涨的股票,或处于反弹调整浪、或处于上升推动浪——所以我把工夫主要下在对“性质”的判断上;
3、目标计算——不讨论最后的目标,只研究基本目标以及该目标是否有利可图。
波浪理论之所以难以推广,是因为人们在分析上经常会苛求完美;完全吻合经典波浪理论所有细节的案例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不象在所有的“顶部”和“底部”一定会有类似于“乌云盖顶”、“黎明之星”之类的“经典”K线形态或组合存在以便于证明其是何等的“放之四海而皆‘准’”;波浪理论的优势不在小的技巧上、而是在方法和思维方式上:如“股价非涨即跌且总体呈涨跌交替循环”、“无论涨跌,其或为对其前度行情的调整,或为次前度行情的延伸”之类的阐述,侧重点就在方法和思维方式上。据此思维,无论个股还是大势均可适用。
只运用比如K线理论、移动平均线理论等来分析预测股价走势可不可以呢?不可以。因为你无论应用何种分析方法来研究股票价格走势都必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趋势(或曰方向)分析——即未来股价会涨、还是会跌;性质研判——即无论其属于上升还是下跌、都要确定其是属于对原趋势的调整还是对原趋势的延伸(通俗地说就是“会不会创新高或创新低”);运动目标测量——即未来股价运行(涨跌)的可能目标。还有就是涨跌的起止时间。衡量某分析理论、方法、技巧是否“完美”和适用,必须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检验。
遗憾的是:出来波浪理论以外、其他理论都没有全面涵括这三个部分的内容。
许多股民自认为自己是散户,所以无法把握大势,只能炒炒短线。事实上你在操作中往往是赚钱的股票“短线”出来了,亏损的股票却作成了“长线”,其结果是常年处于浮动亏损状态——最后还得被迫斩仓。请问:难道说对大势无法把握的人偏偏就能够把握“小势”(短线行情)吗?事实上,大势相对容易把握到差不多准的程度,我们都知道“长江滚滚向东流”,但在局部却不排除有向南、向北、甚至向西的地方,你说是大势好把握还是“微观”好掌握?96年5月买任何一只股票持到97年5月,都是很赚钱的;但是,任何一只股票在此期间也都有过局部调整的时候,真要带着极端的短线思维去炒作,其结果可能就是大家经常说的“赚了指数赔了个股”。所以:把握趋势永远是第一位的。
一切分析理论(包括理念)或技巧都必须经得起“统计数据”的反复检验——无论是基本因素分析还是技术分析。由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能够有效地从事股票投资的生涯则更是短暂,这就注定了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选择走这样一条路:把所有的“错误”都去尝试犯一次、以终于了解什么是“正确”的,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家。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注定了会有起有伏、有“涨”有“落”;因此,既不要因“上扬”而忘乎所以、也不要为“回档”而尽失锐气;意气风发时要注意寻求“量”的“配合”,“上攻”受阻时不妨退而“营造双底”;一帆风顺时别忘了“高位整固”、更不可得意忘形一不小心而“跌破1浪顶”,同时还要明了“目标”所在并不断地对“目标”作出积极的和合理的修正;遭逢挫折时当须“止损”离场、韬光养晦静候“新一轮升势”的到来。
机遇对于我们每个处于同一个层面的人来说基本上是平等的,导致不同的人生轨迹的关键在于各人如何把握机遇以及如何对待逆境。正确的处世态度是:永远要分清“牛市”和“熊市”;既不能在“上升推动浪”展开时“眼高手低”、更不要一遇“回调”就自乱方寸。要知道即使“双底筑成”也只是奠定了展开“第3浪”的基础、在今后的征途中仍有一系列的“历史关口”需要逾越;就算是面临正常的“局部调整”、若不小心应对也很难保证其不会演变成“熊市”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