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盘一分钟(2)
|
股票书籍 > 股票知识大全 > 股市宝典 >
|
7665
未收藏 |
|
4. 诱多:绩优股全面启动,一般以三浪或五浪形式展开新一轮上升行情。"股评家"开始散布乐观情绪,并且说 "绩优股"以其高成长性,价值严重低估,吸引散户跟风。
5. 逼空:绩优股进入快速拉升,逼迫所有做空力量全部空翻多,此时"股评家"一片看好,市场弥漫乐观氛围,连街边小贩和菜场小贩都在谈论股票,从来不碰股票的朋友可能突然打电话问你股票"贴士"。机构则且拉且退,悄悄在绩优股轮炒中出货。市场此时成交量空前放大,屡屡创出天量。然后,在人们不觉察之时,市场创新高能力开始衰退,成交量开始渐渐萎缩,图表看是在走平台或圆弧顶,但"股评家"一般会将之称为主升浪展开前的蓄势整理。这时是散户离场的最佳时机,因为周线即将向下突破,发出死亡交叉。可能利润已开始减少,虽然指数仍在创新高。
6. 套多:机构主力在高位天井完成派发出货,突然借消息将指数打低,套住绝大部分在高位接筹的散户和中小机构。在没有重大利空配合的情况下,中小机构会借短线超卖拉一波反弹,形成右肩,此时是最后的逃命机会。图表显示快速均线向下突破月线,市场将进入中级调整。但如有重大利空配合,也可能走出下跌单边市,根本没有逃命机会。《操盘一分钟》(8):相反理论与群众论
相反理论与群众论都不是我的发明,我想做的,是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散户是股市最大的购买力量。群众的情绪一旦被激发,就会变成汹涌的狂潮,吞嗜一切。再清醒、再有理性的人都会在群众的狂热中迷失自我。股市很容易被狂热情绪所左右。这就是为什么机构大户数量虽比散户少得多,却能吃掉散户的秘密--装备精良而且训练有素的军队总是能打垮人数众多的乌合之众。但是,问题又有另外一面,当千百万人共同形成一个认识时,这种虚拟的观念就会变成真实。所以,一些亏损股能炒到绩优股的价位,靠的就是群众的热情。(我们不禁联想到大跃进、人民公社)但虚拟的观念毕竟不是真实,总有真相大白的一日,那时,虚拟的系统就彻底崩溃。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相反理论"。相反理论通过统计发现,股市上赚大钱的人只占5%,其余95%都是输家。要做赢家只能与群众的思想路线相背,切不可人云亦云随大流。我养的一缸银龙也是如此,每星期我买半斤活鱼仔喂它们。但随大群逃命的鱼仔总是最先被吃,而始终吃不掉的就是不随群的鱼仔。相反理论当然有一定的使用条件:那就是股市在极端状态,即将反转之时。平时,群众的看法往往是正确的。但当所有人都看好或看空时,你就应该持相反的态度:"所有人都在卖出,你就买进;而所有人都在买进,你就卖出。"特别是在跌市中,所有人都看不清底部在何处之时,底部就已经在你的脚下。《操盘一分钟》(9):选美与数人头
"股票投资好比选美投票",这是西方著名经济学家J.M. 凯恩斯的名言。他的另一个著名观点是"长期好友",翻成现在流行的语言就是"做死多"。凯恩斯认为,群众的看法就是市场的看法,所以,哪个股票好,不是由专家决定,而是由群众决定。如果举近期的实例,那就是所谓的"低价股革命"和 "基金革命",这完全是迎合群众胃口。做死多的根据是,世界经济的生产与消费都是在不断发展中,总量是在不断增加,因而股市的总趋势也是不断向上。这与相反论又是悖论。也是 "群众论"范畴的。股市理论中另一个著名的悖论就是由韦特.J.W.Wilder创立的技术分析工具"相对强弱指数rsi",以及他早期非常执著的PAR,抛物线,动力指标MOM,摇摆指数,市价波幅等;与他后来创立的"亚当理论"。"亚当理论"认为所有测市工具都是不可靠的,唯一重要的就是趋势,因为市场升了可以再升,跌了可以再跌,他的著名结论是:必须"顺势而为",唯一有用的就是移动平均线,是升就买,是跌就卖。现在可以回答网友们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市盈率、KD值这些指标怎么看?回答是,都不是绝对的。任何测市工具,离开市场趋势,就一钱不值。我们说过,"群众论"适合常态市场,而"相反理论"适合市场即将反转之时。如何判断市场状态呢?我认为,最有效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数人头",当股市人山人海或门可罗雀的时候,就是市场即将反转的信号。 "数人头"可以广义应用,包括新闻报道、"股评家"、网络公告板,当大家一致看好或看空或迷茫之时,就是反转的信号。常态是众说纷纭。关于"股评家"可以再说几句,作者由于职业关系,认识不少所谓的"股评家"。他们的构成,A类是证券营业部研究员,服务对象是大户室(个人大户和中小机构),他们与机构大户有密切联系,是市场消息灵通人士,他们的观点某种意义上可以反映机构大户的意见;B类是职业"股评家",多数是炒股失败或被证券营业部辞退后靠开声讯台赚钱谋生的一批,他们迎合市场观点,散布谣言,哗众取宠,是最不可信的;C类人数很少,是职业做股评又设立投资基金或兼做投资代理,他们是中国未来的证券经纪人,他们的股评包含功利目的,即希望以成功率吸引客户,所以都避免太极端直率的意见,尽可能左右逢源,可信度为50%。《操盘一分钟》(10):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是每个投身股市的人都必须了解的理论。它的创立者是瑞福.尼森.艾略特,所以又简称为"艾略特波浪理论"。由它派生出许多的流派,如"江恩循环"、"时间窗口"、"缺口理论",等等。介绍它们,是网络快速阅读所无法胜任的。我们只能对波浪理论作一个哲学的概括,并指出它最为实用的部分。波浪理论的假设前提是:股市的波动是一种可重复、对称和守恒的运动。我们知道,这些原则在宇宙间是目前公认的普遍法则。因此,波浪理论的5浪上升3浪修正的标准形态是有参考价值的。同时,根据最新出现的全息理论,片段(或用电脑术语:碎片)包含整体,波浪的每一片段都是大浪的微观再现,所以,波浪的战略分析与战役、战术分析有惊人的同一性。就总体而言,如果我们想知道未来的升浪形态,根据价量守恒(好象是我的发明)原则,我们只要将现在的下跌浪在图表上加以反转就可以看到,所谓"跌多少,涨多高","躺下来多宽,立起来多高","时间换空间","空间换时间",等等,都是这个守恒原则的形象表述。波浪理论的重大缺陷是:它忽略了宇宙还有非对称、非守恒、非重复的规律,在股市上,就是非理性的运动。因此,波浪理论的学生们常常为数浪而自相残杀。因此,数浪也常有测不准和滞后的问题。但是,波浪理论毕竟是许多人都在用的工具,这个事实本身就使它常常成为事实的存在。颈线、缺口、黄金分割这些计算方法,是我们寻找阻力位或支撑位,判断大市突破性趋势的有效工具。当然,对于一些人为操纵的投机股,我们是无法从图表看出机构大户的目标的,判断方法只能是从成交量和大单买卖加以窥探。《操盘一分钟》(11):关于价量守恒的猜想(97-8-20)
从实践中人们发现,用测市工具计算出来的均线,不仅有理上的意义,而且在实际运行中客观存在着某种引力作用--即价实时波动线对于均线的任何背离,最终必然被均线拉回,而会表现出惯性的上冲或下跌,再次背离均线。每次背离之间均在某种比例关系。
同时,人们还发现,在股价波动的过程中,量价之间也存在种必然关系--价格波动必须有成交量的配合。如果出现所谓性上升或下跌,即无量上升或下跌,那么,后市必然需要一个"补量"过程,才能维持趋势。否则,趋势就会反转。
人们还发现,如果股价实时线在均线附近无量纠缠,即所谓缩整理,或三角形整理的末端,而不能及时放量,那么结果往是股价再次向下突破。
从上述概括中,我的猜想是:如同物理上的动能与势能之间守恒一样,股票的价量之间也存在某种守恒的关系。
事实上,股价运动的价量守恒关系要更加复杂得多。它还包时间与空间的守恒,所谓"时空互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