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盘一分钟(4)
|
股票书籍 > 股票知识大全 > 股市宝典 >
|
7667
未收藏 |
|
目前,这些条件可以说全都具备,现在进场的新资金,只要选对股票,其绝对涨幅可以在一倍左右。《操盘一分钟》(14):谈中线建仓(97-8-30)
现在正是中线建仓时机,如减号金雨所说。但如何建仓,其中大有学问,反正我自己只有一次是买得最好的--就是宣布暂停国债期货交易那回。
安妮在她的《看盘与操盘》中说:"买进要慢,卖出要快"。这真是至理名言。不过,需要加一个前提,那就是这是指中线操作。如果是短线,当然是快进快出,有赚就走。
为什么中线买进要慢?原因是中线的买入时机往往不好把握。在空头趋势的尾段,人气涣散,走势反复,所以你认为是底的时候,往往市场还有反复再跌的可能。因此,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每次下跌后指数反弹时,以自己资金总量的10%左右买进3--5种股票,急跌再买。留下50%左右的资金,在指数突破月线,趋势确立之时,再果断加码买进,直至满仓。这种买法,是低位成本平均法,不是最便宜的成本,但可保证相对低廉的成本,是比较稳健的操盘手法。你看市场上机构大户在低位吸纳,是何等的有耐心,经常是几千股、万把股的买,上面用大单盖住,下面悄悄地慢慢地吃。这是经典的操作。
但散户心态一般比较浮躁,求赚心切,希望"炒底",喜欢"全进全出"的手法。如果碰对了,这样操盘,可以获利较多,也合乎"资本最大化运用"的原则。但往往买错时机,结果被套。在底部区域,套不了多久,所以关系不大,还可以用"主动买套" 自我解嘲。但在行情展开后,这种操作方法,经常是高位深度套牢的直接原因。对于喜欢痛快,或者跑道不畅、资金不多的散户,小单操作可能有困难,那么也有一个补救方法,就是逢急跌就大胆在低位接进。用这个方法,千万记住:必须是在连续调整2个月以上,三角形整理失败,大盘向下突破时。理由是此时做空能量已近尾声,大幅急跌,往往是机构大户在反抽前故意作最后一砸。但如果被套,就不可轻易斩仓。低位筹码,如果守不住,等于白做。
现在市面上流行许多《指南》之类的手册,其实多半是相互抄袭,真有操盘实践的不多。其中,如"金字塔"或"倒金字塔"买入, "越跌越买,逐步加码",都是将赌搏技巧搬来股市,实为误人骗钱。
下一篇,将会着重探讨选股技巧,请网友稍候。《操盘一分钟》(15):选股切忌跟风(97-8-31)
自从炒股成了全国人民关注的问题,各报刊杂志和像雨后蘑菇一样冒出地面的各种小册子,都在提供各种选股"诀窍"、"法门" 让新入市的股民们目不暇接。
其实,选股的秘诀就在你自己的心里。如果你不去研究股票的内在价值,市场炒作的理念,对你看好的股票的基本经营状况进行分析,那么,光是听到一些"消息",看到几条"建议",就把辛苦积蓄全扔进去,不是太草率一些?去个体商铺买件衣服,虽然不过几十元的东西,还要左挑右拣,买几万、几十万的股票可以自己不动脑筋?
我在《炒股五原则》里写的第一条就是"让开大路,占领两厢。选股或是高价或是低价,中价股最难选。特别要敢碰那些别人不敢问津的潜在优质股。"理由很简单,高价股之所以价高,就是因为质量好。而低价股,每次行情启动时,也总是因为便宜,有很多人追捧,群众基础好,而升幅惊人。中价股不上不下,如果题材好,可能升级到高价股(如琼民源);但如果题材出利空,就可能降级变成低价股(如琼海虹),所以最难做。
机构大户为了不让散户摸到规律,每次行情的操作策略都不同,力求达成攻击的突然性,但无非是在突破口的选择上作些变化。大市严重超跌时,低价股会显得特别便宜,因而也容易被当作吸引散户的诱饵。而在大市处于强势时,绩优股当然是最有号召力的。
但股票的价值无非是它体现的实际资产和赢利能力,在市道看好时,人们还会加上它的预期赢利。所以,始终将业绩放在首位,是理性投资者的第一法则。
第二位的,是股票的成长性。这涉及一个股票所属的行业,它的产品的市场潜力、技术先进性、和同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
放在第三位的,应该考虑股票的可操作性。盘小绩优当然是最理想的。一个再好的股票,如深发展,到了7亿股的超级大盘,炒动它实在是有点儿不容易。
在任何国家的股市,成长性最好的始终是科技板块。但风险最大的也是科技板块。王安公司的破产就是例子。当然,成功的例子就太多了,微软只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
我最看好的,当然是电脑股。四通、联想、方正都在香港上市,我们炒不上,剩下最大的电脑公司就是长城电脑。
盘小绩优的股票,我推荐宝丽华和深天马。
长线看好的股票,我推荐深康佳和青岛海尔。
特殊题材的股票,我推荐沪股的中视股份和古越龙山。
--当然,这些都是"仅供参考"的意见。
而且,选得对而操作不对,也是不行的。但这又是另外的话题了。《操盘一分钟》(16):涨跌两迷茫(97-9-9)
因为工作的原因,《操盘一分钟》有阵子没写了。另一个原因是:写文章要有的放矢,我也想看看网友们真需要什么再动笔。
从离线讨论组转来的帖子看,网友们对这段行情还是有些模糊的认识。已经有很多人说过,股市如战场,那么,上了战场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掌握敌情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这个意思。
我已经在前面说过,股市上最主要的一对矛盾,就是散户与机构大户的矛盾(我将小机构与个人大户也算在散户之中)。那么,决定在股市上的操作策略的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弄清机构大户现在的仓位和操作意图。
七一回归前,几乎所有散户都以为机构大户会借香港回归大炒一把,但政府干预和机构大户的提前出货,将绝大部分散户都成功地套牢在上次成交密集区。也正因为机构大户是空仓,所以才会有6月中旬以来的空前大调整。到行情末段,机构大户甚至不要任何消息面政策面配合,赤裸裸地大手掼压。直到8月中旬后,大市才企稳并逐渐回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