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上市公司和关联方公司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方面的交易;
③ 关联方公司之间股权转让、资产互换等产权交易。
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突然的业绩大幅增长,投资人尤其要警惕,仔细分析这其中是否存在关联方交易造成的一时业绩膨胀,这种成长性能否延续。
关联方交易通常成为公司利润包装的最便捷的途径。其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
① 与集团母公司之间的购销业务。一是当上市公司利润水平不理想时,母公司可以调低租金价格来间接增加上市公司利润。二是通过关联方购销来包装利润。如1998年被摘牌的“苏三山”,1997年销售一批货物给其控股股东的子公司,销售收入16002万元,销售成本14002万元,产生的净利润达2000万元。仅此一项交易利润就是该公司1997年利润总额的235%。后来这一利润没有被确认,致使1998年“苏三山”因连亏三年被摘牌。
② 资产重组中的利润包装。主要手法有:一是将等额债务剥离给母公司,自己“金蝉脱壳”,以达到降低财务费用和避免不良资产经营风险。二是购买母公司优质资产的款项挂往来账,不计利息或资金占用费,上市公司一方面获得了优质资产的经营收益,另一方面又不需付出任何代价。三是在被收购企业利润应如何纳入收购方投资收益或利润,会计处理混乱。为了包装利润,均将利润计算日提前,将收购价格中所包含的利润不作为收购成本,而是作为收购方的利润或投资收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