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点/中国经济的四道阴影…
第1季中国经济出现“开门红”,考虑到去年较低的基期效应,第2季中国经济表现可能会更好。然而,近期经济企稳似乎并未给投资者带来多少信心。
4月15日第1季数据发布后,上证指数就从最高3,089点回落,并屡屡试图考验2,900点。更值得警惕的是,近期中国债券市场风险增加,频频出现债券违约与取消发行,违约主体也从民企传导到了国企、央企,投资者避险情绪加大。
当前投资人对于经济的担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Fed)下半年货币政策收紧。3月Fed议息会议上,再次将货币政策外溢性考虑其中,结合当时美国内部好坏不一的经济数据,鸽派占上风,不仅宣布暂缓加息,且将全年加息预测从四次降为二次,将加息时点推迟到6月以后。
然而,近期Fed官员表态的分歧较大,鹰派声音此起彼伏,让市场感到担忧。下半年Fed政策走势不明朗或将加剧全球金融动荡与资本快进快出的风险。
二、中国经济企稳是否可持续。虽然第1季中国经济实现开门红,特别是3月经济指标大幅反弹,但并未让投资者感到过多意外。相反,更多担忧在于考虑到当前经济复苏主要来自新一轮稳增长政策,主要体现在房地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其可持续性令人担忧。
相较于房地产市场与基建投资的强势反弹,制造业受困于产能过剩,第1季仅增长6.4%;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共部门投资对私有部门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这似乎也有悖于结构调整的方向。
三、刺激政策有否过早退出的可能。中国第1季新增贷款与社会融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M2也高于全年13%的目标。但如今大宗商品价格企稳、钢价反弹、猪肉价格超预期上涨,有通膨是否卷土重来的疑虑,加上防范新一轮房价泡沫,都会制约宽松货币政策方向。
四、供给侧改革如何落地。供给侧改革是去年底以来中国决策层为中国提供的新药方。但此前倍受期待的国企改革、财税改革、户籍改革、土地改革等,如今都步履维艰。在此背景下,当前推出的去产能与去杠杆政策也让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