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数据网 - 智能股票分析系统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收藏本站
第 7 章 6种类型公司股票(3)
股票书籍 > 股票投资分析书籍 >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
未收藏

  快速增长型公司并不一定属于快速增长型行业。事实上我更钟爱不属于快速增长型行业的快速增长型公司,对此我将在第8 章中进一步讲解。在缓慢增长型行业中,快速增长型公司只需一个能够让其不断增长的市场空间照样能够快速增长。啤酒行业是一个增长缓慢的行业,但是通过抢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以及吸引饮用竞争对手品牌啤酒的客户转向它们的产品,Anheuser-Busch 已经成为一家快速增长型公司。酒店行业的年增长率仅为2%,但万豪
  
  国际酒店集团公司在过去10 年间通过不断抢占该行业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其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0%。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快餐业的Taco Bell 公司、百货业的沃尔玛公司以及服装零售业的The Gap 公司上。这些暴发性成长的公司掌握了迅速成长的经验,它们在一个地方取得成功之后,很快将其成功的经验一次又一次进行复制,一个又一个购物中心、一个又一个城市,不断向其他地区扩张。随着公司不断开拓新市场,盈利加速增长,于是推动了股价急剧上涨。
  
  快速增长型公司也会存在很多经营风险,特别是那些头脑过热而财务实力不足的新公司更是如此。一旦资金短缺的公司遇到十分头痛的大麻烦,通常的结果是这家公司最终不得不按照《破产法》第11章的条款申请破产保护。华尔街对于那些摆脱困境后变成了缓慢增长型公司的快速增长型公司决不会看在过去表现很好的情面上心慈手软,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华尔街会将其股价很快打压得一落千丈。
  
  前面我已经提到过,电力公司,特别是位于美国南部和西南部阳光地带的电力公用事业公司是怎样从快速增长型行业变成缓慢增长型行业的。20 世纪60 年代塑料行业是一个快速增长型行业,塑料行业当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如此之高,以至于当达斯汀霍夫曼在电影《毕业生》中轻声说出“塑料”后,这么简单的两个字竟然也成了一句非常著名的台词。陶氏化学公司进入了塑料行业,创造出了爆炸性的高成长,成为投资者连续几年追捧的快速增长型公司,后来随着其增长速度放缓,原来备受投资者青睐的陶氏化学公司变成了一个普通平凡的化学公司,拖着沉重的步伐缓缓前进,随着经济周期波动而上下起伏。
  
  直到20 世纪60 年代铝业和地毯业仍然是快速增长型行业,但是当这些行业成熟以后,这些行业中的公司就变成了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同步增长的缓慢增长型公司,其股价走势一点儿也引不起投资者的兴趣了,简直让人看了直打哈欠。
  
  所以当增长速度放慢时,规模较小的快速增长型公司将会面临倒闭的风险,而规模较大的快速增长型公司则会面临股票迅速贬值的风险。一旦快速增长型公司的规模发展得过大,它就会像格列佛在小人国里一样遇到进退两难的困境,因为它再无法找到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但是只要能够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快速增长型公司的股票就会一直是股市中的大赢家。我所寻找的是那种资产负债表良好又有着实实在在的丰厚利润的快速增长型公司。投资快速增长型公司股票的诀窍是弄清楚它们的增长期什么时候会结束以及为了分享快速增长型公司的增长所付出的买入价格应该是多少。
  
  7.3.4 周期型公司股票
  
  周期型公司是指那些销售收入和盈利以一种并非完全可以准确预测却相当有规律的方式不断上涨和下跌的公司。在增长型行业中,公司业务一直在不断扩张,而在周期型行业中,公司发展过程则是扩张、收缩、再扩张、再收缩,如此不断循环往复。
  
  汽车和航空公司、轮胎公司、钢铁公司以及化学公司都是周期型公司,甚至国防工业公司的行为也像周期型公司,因为它们的盈利随着各届政府政策的变化而相应上升与下降。
  
  美国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的母公司AMR 公司是一家周期型公司,福特汽车公司也是周期型公司,正如你可以在图中看到的。周期型公司的股票走势图看起来就像对说谎者进行测试时测谎器所绘出的曲线或者阿尔卑斯山脉起伏的地图,与缓慢增长型公司类似于特拉华州平坦地势的股票走势图形成了鲜明对比。
  
  走出经济衰退,进入生机勃勃的经济繁荣阶段,周期型公司的业务一派兴旺,其股价的上涨要比稳定增长型公司快得多。这不难理解,因为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更多地购买新的汽车、更多地乘飞机旅行,相应引发对钢铁、化工等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增长。但是当经济开始衰退时,周期型公司就会饱受痛苦,其股东的钱包也会严重缩水。如果你在错误的周期阶段购买了周期型公司的股票,你会很快亏损一半还要多,并且还要等上好几年的时间才会再一次看到公司业务重新繁荣起来。
  
  周期型公司股票是所有股票类型中最容易被误解的股票,这正是最容易让那些不够谨慎的投资者轻率投资于误认为十分安全的股票类型。因为主要的周期型公司都是些大型的著名公司,因此很自然地容易被投资者将其与那些值得信赖的稳定增长型公司混为一谈。由于福特公司的股票是一只蓝筹股,所以人们可能认为它与另一只蓝筹股百时美的股票的股价表现会一模一样,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由于福特公司在衰退时期亏损高达数十亿美元而在繁荣时期盈利又会高达数十亿美元,公司交替性地大盈大亏使得其股价相应大起大伏,上下波动得非常剧烈。在股市不景气或者国民经济衰退时,如果像百时美这样的稳定增长型公司市值损失50%的话,那么像福特这样的周期型公司市值损失则会高达80%,这正是20 世纪80 年代初期福特公司股票的表现情况。你需要知道的是福特的股票与百时美的股票的股价表现完全不同。
  
  时机选择是投资周期型公司股票的关键,你必须能够发现公司业务衰退或者繁荣的早期迹象。如果你在与钢铁、铝业、航空、汽车等有关的行业中工作,那么你已经具备了投资周期型公司股票的特殊优势,与其他任何类型的股票投资相比,这种特殊优势在周期型股票投资中尤其重要。
  
  7.3.5 困境反转型公司股票
  
  困境反转型公司是那种已经受到严重打击而一蹶不振并且几乎要按照《破产法》第11 章条款的规定申请破产保护的公司。它们不是缓慢增长型公司,它们根本没有任何增长;它们不是业务将会复苏的周期型公司,它们有着可能导致公司灭亡的致命伤,就像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一样。事实上克莱斯勒公司曾经是周期型公司,它在周期的不景气时期衰退得非常厉害,以至于人们认为它永远也不可能东山再起。一家管理不善的周期型公司有可能会遭遇到克莱斯勒公司那样濒临破产的困境,或者程度稍微轻一些,像福特公司那样遭遇到很大的麻烦。
  
  佩恩中央铁路公司(Penn Central)的破产是华尔街所发生过的伤害最为严重的事件之一。这样一只蓝筹股,这样一家有着辉煌历史的公司,这样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它的破产跟乔治华盛顿桥(George Washington Bridge)的倒塌一样让人难以置信与无比震惊。整整一代投资者的信心都为之动摇,但人们却没有想到在危险中也隐藏着机会,佩恩中央铁路公司上演了一出令人震惊的简直不可思议的惊天大逆转的好戏。
  
  困境反转型公司的股价往往非常迅速地收复失地,克莱斯勒公司、福特公司、佩恩中央铁路公司、General Public Utilities 公司以及许多其他公司的情况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投资成功的困境反转型公司股票的最大好处在于在所有类型的股票中,这类股票的上涨和下跌与整个股票市场涨跌的关联程度最小。
  
  通过购买克莱斯勒公司的股票,我为麦哲伦基金赚了一大笔钱。1982 年初我开始购买它时股价是6 美元(没有根据后来股票分割进行股价调整),然后我就一直看着这只股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上涨了5 倍,在5 年的时间里上涨了15 倍。我曾一度把我管理的基金资产的5%都投资在了克莱斯勒股票上,尽管我所持有的其他一些股票的上涨幅度更大,但没有一只股票能够像克莱斯勒对基金业绩的影响那么大,因为没有一只股票像克莱斯勒股票上涨时在基金资产中占的比重那么大,而且我甚至并不是在克莱斯勒股票的最低价位买入的。
  
  那些对克莱斯勒非常了解的投资者如果能够勇敢大胆地在每股1.50 美元的最低价位抄底买入的话就会获得32 倍的回报。无论买价是否最低,克莱斯勒公司股票的表现都十分令人满意。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的股票同样如此,1973 年它的股价只有1 美元,甚至是在政府出资帮助它摆脱困境之后,你仍然可以在1977 年以每股4 美元的价格买入,然后在1986 年以每股60 美元的价格卖出,而我却错过了这只股票。
  
  用绝对金额来衡量,我从克莱斯勒和佩恩中央铁路公司的复苏中赚到的钱最多,这是因为这两家大公司的股本很大,使我能够买入足够多的股票,也才能够对我管理的这只资产规模很大的基金业绩产生显著的影响。
  
  除了那些记忆中的失败公司之外,要列举出那些没能困境反转而从股市中消失的公司名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标准普尔500 指数上市公司手册、股票走势图手册以及证券公司的记录中都已将这些上市公司剔除,从此在证券市场中再也不会听到这些公司的名字。要不是一想起购买这些未能困境反转却从此消失的公司的股票让我赔了不少钱的经历就让我头痛的话,我还会再把这些未能起死回生的公司名单列得更长一些,我真后悔不该买入这些失败公司的股票。
  
  尽管有些公司未能困境反转会让投资者赔钱,但偶然几次的成功使得对于困境反转型公司的投资非常激动人心,并且总体而言投资这类公司股票的投资回报非常丰厚。
  
  困境反转型公司也有几种不同的类型,我曾在不同的时间持有过各种各样困境反转型公司的股票,其中一种是“出资挽救我们否则后果自负”(bail-us-out-or-else)类型,比如像克莱斯勒或者洛克希德公司,它们能否转危为安完全依赖政府能否提供相应的贷款担保。还有一种是“谁会想到”(who-would-have-thunk-it)类型的困境反转型公司,例如肯爱迪生公司(Con Edison)。当时谁会想到一家公用事业公司的股票在1974 年股价从10美元跌到3 美元竟然会让投资者损失了那么多钱呢?谁又能想到这家公司的股价还会从3 美元反弹到1987 年的52 美元让投资者赚了那么多钱呢?
  
  还有一种“问题没有我们预料的那么严重”(little-problem-we-didn’t-anticipate)类型的困境反转型公司,例如三哩岛核电厂(Three Miles Island)。这家电厂发生的核事故并不像人们最初想象得那么严重,而当公司遇到的灾难比最初预料的小得多时往往会蕴藏着重大的投资机会。我从三哩岛核电厂的控股公司通用公共事业公司(General Public Utilities,GPU)的股票上赚了很多钱。任何一个投资者都可以做到这一点,你只需要有耐心,跟踪事态发展并且能够冷静地进行分析就足够了。
  
  1979年三哩岛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堆心熔毁发生核泄漏事故,过了几年形势最终稳定下来。1985年通用公共事业公司宣布它将重新启用另一个核反应堆,这个反应堆因1979年核事故而关闭了好几年,但并没有受到当时三哩岛核事故的影响。通用公共事业公司重新启用被关闭的核反应堆对于该公司的股票来说是一个利好的买入信号,其他电力公司同意分担治理三哩岛核污染的成本则是另一个更加利好的买入信号。从三哩岛的形势完全平稳下来到所有这些利好消息的出现为你提供了长达7 年的低价买入机会。1980 年这只股票跌到3.375 美元的低价位,但是你在1985 年下半年仍可以每股15 美元的价格买入,然后一直看着它在1988 年10 月上涨到38 美元。
  
 
 
   
copyright 2009 - 2017 智慧数据网 - 贴心的选股专家 (1.1.1.1 | 31 ms)
HTTP://WWW.WITDAT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