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数据网 - 智能股票分析系统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收藏本站
如何正确理解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不同计算公式
股票入门 > 入门必读 >
未收藏
  实际利率指的是已经将同期通货膨胀排除后的利率。它代表实际购买力的增长。
  
  与实际利率相对的是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有计入通膨。它代表的是包括通膨的资金成长。
  
  譬如你用1000元买进一张公债。它每年配息50块。
  
  我们说这张债券的配息率是50/1000,等于5%。
  
  这个5%就是名义利率。我们大多在讲定存、债券、基金、股票的配息率时,指的多是名义利率。
  
  但实际利率是多少呢?
  
  这就要计算一下。
  
  譬如某年你拿到5%的公债配息,同年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增长3%(也就是有3%的通膨),那么一个简单的算式: 5%-3%=2%。
  
  就可以算出,实际利率为2%。
  
  不过要在通膨比较低的时候,才可以直接用”名义利率-通膨=实际利率”这个算式。
  
  因为,实际利益、名义利率与通膨的真正关系式是:
  
  (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膨)
  
  用这个方法来验证前面的例子,可以用(1+5%)=(1+实际利率)*(1+3%),算出实际利率是1.9%。比起直接5%-3%得到的2%,差了0.1%。
  
  假如通膨数字很高,直接相减的误差就会变大。
  
  譬如名义利率17%,通膨15%,实际利率是2%吗?
  
  用(1+17%)=(1+实际利率)*(1+15%)的算式,可以得到实际利率为1.7%。
  
  直接相减得到的2%就有点高估了。
  
  实际利率是在这个经济体中,将钱借给他人,实际上所得的报酬。以及向他人借款,真正要付出的成本。
  
  了解与懂得实际利率,不仅可以避开货币幻觉,也可避免低利年代的投资策略文中所描述的错误认知。炒股侠股票学习网(www.chaoguxia.com)整理编辑
 
 
   
copyright 2009 - 2017 智慧数据网 - 贴心的选股专家 (1.1.1.1 | 31 ms)
HTTP://WWW.WITDAT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