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形势分析2016 掌握4关键带动全面成长
|
股票入门 > 财经新闻 >
|
9880
未收藏 |
|
要了解今日全球经济何以陷入疲弱、持续恶化的成长模式,须拿实际发生的情况,与应有的全面性成长策略做比较。当然,支撑高成长的政策形形色色,且或多或少只适用于某特定国家。但已知的成功案例都具备一些共通的关键要素。
首先是高度的公共和私人投资。在成功的开发中国家,投资占国内生产毛额(GDP)比率至少在30%以上。其中公共部门(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经济的知识和技术基础)投资约在5%到7%之谱。
公共和民间部门的投资属于互补性质:前者提高后者的报酬率,进而提升其投资水准。
永续成长策略的第二个共通要素,是由国内储蓄提供财源,支持这些相对高水准的投资。若大幅依赖外部储蓄(反映在居高不下的经常帐赤字上),下场似乎很糟-可能导致债务危机和成长严重倒退。
透过贸易和投资对全球经济开放,同样至关重要。例如,外国直接投资(FDI)就是传递全球技术与专业知识的重要管道。全球供应链的组成环节一旦有投资挹注,出口竞争力随之提高。成功的开发中经济体能防止外部冲击或失衡造成过度波动,并且避免过度依赖外国投资,也会控制汇率在与自身生产力成长相符的水平。
最后,包容性也是关键要素。排除某些群体的成长模式,将会因为失去政治和社会的凝聚力与支持,而终告失败。
依此评估当前全球经济的成长模式可知,公共部门的投资普遍低于恢复和维持成长所需的水准,部分因素是过度举债国撙节财政。民间投资也偏低,主要因素包括总需求不足、政策和监管法规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等驱动全球成长的主力前景堪虞。
至于包容性,最近的分析聚焦于科技驱动经济结构和劳动市场在需求面上的快速变化,以及全球化导致教育和技能在供给面调适缓慢,以致产生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结果是工作两极化和所得不平等升高,不仅冲击最终需求,也限缩了个人和家庭可用来投资自身人力资本的资源。
简言之,要恢复成长应采取全面性的策略,包括采取措施消除公共和民间投资的障碍,并推动各种改革以强化鼓励民间投资的机制。但迄今,除少数例外,这种全面性的成长策略付诸阙如。若是能落实这种策略,并协调各主要经济体同步实施,将能透过贸易放大成效;否则,可预料成长低迷而脆弱的时期将会拖长,甚至可能继续向下沉沦。
|
|
|
|
|